護理系服務學習教師訪談
本課程稱作服務學習,藉由「服務」與「學習」並重的經驗教育方式,希望讓學生透過服務活動,體驗服務學習的精神;課程前授課老師們都會與學生討論目標,我們共訂下了六項標的:1.瞭解人本服務與助人為樂之意義、2.培養自我反省的能力、3.培養溝通技巧與解決問題之能力、4.了解多元社會與尊重不同文化、5.發揮團隊合作之能力、6.反思護理專業發展趨勢及應具備之能力。課程結束後省思這次的出隊服務,老師認為學生們皆有達成這些課程目標。
出隊前學生們分工合作完成簡報及道具,並藉由演練找出問題並解決;正式服務的當下團隊合作順暢同時帶動現場氣氛,讓長輩們產生興趣;學生也在服務長輩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溝通技巧及護理知識。因為這次的服務地點總共有3處,每處的長輩人數及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學生們也在這樣的條件下,發揮自己的能力為他們設計不同的活動。
過去大部分的服務學習都是以衛教的方式去服務長輩,這樣的呈現方式較不能讓團體發揮其功用,老師說群體服務是希望大家一起投入,也希望透過動手操作增加趣味性,除此之外也能學習到課程之外的護理知識。
學校的推廣教育中心安排了精油按摩相關課程,而大二課程中有針灸護理學課程,因上述兩者,決定特別邀請講師授課,讓學生了解精油的功效,透過講師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學習各穴道的知識及按摩手法是如何執行。課程開始之前老師提到經費問題,透過服務學習中心提供課程經費及學生社會責任計畫幫助下,最後順利解決。
透過長輩們的回饋問卷讓我們知道三個地區都得到很不錯的回響,長輩們對學生們的服務及態度感到非常滿意,在互動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學生們的熱情和活力;長輩們了解到穴道位置、功用及精油按摩等知識,並承諾會利用這些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透過服務學習讓長輩們學習到知識,也因學生們的熱情讓平淡的日常增更添樂趣。
老師表示對於本學期的服務情形感到滿意,服務前看到各組積極討論並設計最適合各社區長輩的活動,藉由老師的建議在行前演練去思考如何改進讓活動過程更加順暢;服務中可以看到學生的進步,第一次的服務學生還在熟悉流程的進行,需要提醒及幫助,第二次的服務就能看見學生們自動自發的帶動氣氛,依序地進行活動流程,過程中也只需解決緊急問題,能看到這樣的進步真的非常欣慰。
服務後的反饋讓老師知道課程帶給學生許多的成長,例如學生因為與爺爺奶奶互動而想起自己的家人,認知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與家人好好地聊天甚至也很少有肢體接觸,省思自己並表示會在有空閒時與家人互動聯繫感情。結束課程後老師也希望學生在這次的學習中能知道自己獲得什麼及失去什麼,並帶著這些收穫繼續精進自己。
最後老師期許在往後的課程也能像這次的服務一樣,設立主題並以群體去做發想,讓參與者及學生們動手合作,增加趣味性,拉近彼此距離;更希望能學習到其他課程外的護理知識,以促進學生對護理之「關懷」、「照護」等核心價值的實踐與反思!
受訪者/鄧玉貴老師(護理學系服務學習課程授課老師)
文/李曉存(護理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