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口腔衛生推廣教育服務隊

本校口衛隊成立於民國78年,於民國97年正式於寒暑假期間進行偏遠地區口腔醫療服務的義診活動以及兒童口腔衛教育樂營等服務性質的常態性活動。近年與本校牙醫學系校友醫師緊密合作,進行義診服務。

而本隊宗旨為培養牙醫系學生服務精神,將日常所學與實際結合,定期舉辦服務活動以敦促自身及推廣口腔衛生良好習慣與正確態度,並從服務對象的回饋中學習服務的意涵。眾多服務活動中由「牙科義診及家訪衛教」、「兒童口腔衛教育樂營」最為重要。

「兒童口腔衛教育樂營」希望透過戲劇及遊戲方式傳授當地國小學童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牙線使用法,並利用問卷方式調查他們日常的潔牙、口腔衛生習慣。也將配合導師提倡,將口腔保健的想法內化為生活態度的一部分,增加學童對牙科醫師的接受度,使他們能夠不畏懼看牙科。

從入學之初便知獲系上所謂口衛隊的服務性組織,對於大學眾多活動來說,就屬口衛隊相關活動最令人感興趣,畢竟相較於其他活動,口衛隊所從事的服務性出隊與本科系有較大程度的關聯性。起初會想加入口衛隊並無打從心底決心要服務他人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單純抱持著藉由參加系上活動,而其中又剛好能服務他人的心態來加入這個團隊。

這幾年來,隨著口衛隊來到了台灣許多自己未曾親臨的偏遠地區進行居民義診及兒童衛教育樂等活動,雖因仍所屬低年級,對於牙科的諸多醫材及相關知識依舊非常淺薄,但在服務的過程中了解到自身所欠缺的許多事情,諸如:自己身為外來者,究竟有沒有資格如此任意以為當地帶來口腔衛生福祉的名義而自行決定要介入當地部落或村莊;與當地協會、活動中心、學校、里民辦事處、衛生所、醫療機構或是警局等來訪當地需打道交流的處室機關進行協調討論的方式、禮儀、流程辦法,而當地各處室機關彼此態度拿捏、看法憑據等小細節卻不容忽視的事宜。

對於當地民俗風情、生活習慣、日常作息、人口結構、社區模式等他者觀點容易忽略的在地民情意識考察;兒童受教、生活環境,家中親屬架構、經濟主體結構等影響學齡前即學齡孩童對於我們帶來的口腔衛教育樂活動的接受程度即吸收程度的調查;每一次出隊服務選址或是定期定點以利追蹤對於居民口腔衛生習慣的追蹤調查等效益評估;醫療器材的數量以及機種的選用、口衛隊團隊的分工以及各幹部與團員彼此合作的方式即工作分配、出隊的流程作業與事前準備還有歸返後為了更有效率與順暢的下一次出隊的省思討論。

而以上種種需要冷靜思考、理性分析、團隊討論的問題正是自己加入了口衛隊後所學習到的知識,或許原先自我並未持當仁不讓的服務精神,然而經歷了數次的服務性出隊也讓自己培養起服務的態度、謙虛的精神和堅持的熱忱,對於牙本科有更多的理解以及想深入學習的決心;其中,我們所謂善意的推廣口腔衛生觀念是否因為我們的都市環境、社區資源、學童受教程度等更多面向的自處因素而忽略了基礎醫學上為我們所批判所謂當地菸、酒、檳榔的生活慣習對於他們的

日常重要性,僅以片面的善意強迫他們改進或改變是否的正確,有無替代或改變等更多元方式值得我們思考,尤為我所關注。

每一次的服務出隊都是一次的自我實現及自我學習,每一次的服務過程都是一次的欠缺認知以及細節處理可以更好的自我領悟。現階段的各科系大學生可能能力仍極度不足,但我認為這不是佇足嘗試、不去服務的理由,我們不需要懷疑在服務學習這條道路上自我的定位與能力,不用去比較職業醫師護理師等執照醫療人員與我們之間的差異而無所動作,在服務領域上的各行同仁都是一路走來,邊做邊學,欲問題則向有經驗有能力的他者詢問學習。

服務學習的路上,永遠有更多知識待我們學習、更多細節需要我們去留意、更多現有體制可能的改革方向、更多展望等著我們去實現。身為學生,年輕跟活力是我們的資產,如何有效運用、與在地居民磨合長談、調整服務方針以給予最立即的服務是我們的共有目標。隨著在校生行政業務及義診訓練制度逐漸完備、應之以醫療團各方校友共同合作,口衛隊必可於學生心中種下「服務即快樂」的種子,為校友醫療團持續注入新血,打造更為精強有效之服務團隊,貫徹信念、盡一己綿薄之力服務更多需要之人。

文/蔡沛羲(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