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成人,愛智擇善

前言

         準備學測面試時,我認識了知善社的宜芳學姐。學姐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問題,甚至在放榜後都很關心我的狀況,為當時的我注入一股暖流。進入中國醫後,在學姐的熱情推薦下,我參與了一些社團舉辦的講座,越發喜歡這個可愛又溫馨的團體。

「知」己

         「知善社」一名取自「知」己成人,愛智擇「善」。學姐告訴我,知善社除了「成人」,也強調「知己」。雖然是服務性社團,會舉辦淨灘、義診等活動,社團也會舉辦內在探索、療癒身心的講座。「生而為人不可能沒有負面的情緒,在生活中也總是會遇到自我衝突的窘境,但是當這些困難來臨時,能否一層層抽絲剝繭的解決問題,就是考驗『知己』的功力了。」

         確實,在成為醫者的道路上,學習服務他人確實是重要的課題;然而,未來的職涯中,難免會遇到醫療糾紛感到心灰意冷;又或者,必須承擔家屬與病人的情緒,在每天忙碌勞累的生活中,是否還能想起服務的初心?當工作只剩下責任感在支撐,失去了對人性的關懷和溫暖,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身分能否問心無愧?每一次的捫心自問,都是希望自己能在離「初心」近一些,讓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除了內在探索,尋找紓壓管道,也有助於調劑身心,不讓壓力掌控自己的人生;也唯有過好自己的生活,學會穩定心性,才能成為病人的依靠。像是我參加的「繞出心世界」和「香氣療癒暖身心」,都是推廣「療癒」的講座。纏繞畫和芳療都能為精神帶來安定放鬆的效果,既自娛也能娛人。

擇「善」

         「我們從小到大不管是學業上或是生活上都不斷面臨選擇…有時候事務性上的選擇就已經讓人感到進退兩難,若是將來有一天碰上道德上的難題呢?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選擇對的/善的那一邊嗎?」

         聰明是一種天賦,但善良是一種選擇,而選擇決定了我們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就如學姐所說,能考進中醫大,在某個意義上,就已經具備聰明的條件了。然而,聰明只會使人做出最利己的選擇,未必能使人想到利他。森鷗外從名校的醫學部畢業,擔任軍醫時卻沒有妥善處理腳氣病的問題,不僅囿於己見不肯採取米麥混食,更在自己的決策造成悲劇後企圖竄改紀錄、逃避責任,被後人口誅筆伐。擇善,是醫療人員的道德操守。醫者要面對的,並不是故障的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命,應當要做到為他人設身處地的著想,選擇對病人最有好的方式治療,而不是處處想著自己的利益;服務也是相同的。做志工,從來都不該只是抱著獲取時數和學分的思想,而是應當做學習的機會,並努力予人喜樂。正是因為隨著越長大,選擇的背後帶著更多包袱,人更需要努力擇善固執。

服務與學習

         知善社的服務類活動有淨灘、淨溪、暖陽計畫、義診。淨灘和淨溪是由崇仁文教基金會發起。其聯合台中11所大學社團,一起到大安海水浴場和筏子溪撿拾垃圾,同時安排課程宣導環境保育。上課時也會搭配小遊戲,並使內容與「知己」做連結。

         ​​​​​​​暖陽計畫是到北港媽祖醫院護理之家,探望長期居住的爺爺奶奶。社員會安排帶動跳、寫春聯、包餃子、病房訪視等等活動,拉近與長輩間的距離。

          ​​​​​​​在暖陽中,學姐感悟:「我們經常會參加服務學習,照顧老人家、服務他人,但是其實我們經常忘記自己家中就有父母親、爺爺奶奶,他們也很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尤其是上了大學以後,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到外地讀書,有些人可能久久才回家一次,但是父母其實十分盼望能夠收到我們的訊息,而歲月飛逝,我們的家人在不知不覺間也逐漸老去,又或者人生無常,能夠聚首的日子寥寥無幾。」

          服務本來就不是一門嘴上說說的學問,力行實踐才能賦予意義,然而這樣的實踐,本來就不只是在參加志工活動時實行;過好自己的生活、並關心身邊的人,也是一環,否則,一切都將淪為捨近求遠了。面對陌生人,我們常常耗費耐心去教導與陪伴,卻在與身邊家人相處時,感到尷尬、不知所措,甚而帶著厭煩的情緒。也許因為有太多情感上的糾葛,我們無法坦率地和最親近的人好好相處;但學習愛和包容、圓融地處理事情,也是服務的課題。當我們在服務他人時,可以好好反省自己平時與人相處的方式,並提醒自己要用同樣的熱忱和耐心照顧身邊的人。

          義診會辦在暑假,總共四天三夜,分成四科:掛號、內科、針傷、藥局,讓學員能在義診當天有醫療第一線的感受,也藉由活動遊戲讓彼此更熟悉。

          學姐參加義診時是擔任幕後的幹部。在服務時,她看見了許多屆畢業的學長姐額外挪出時間幫忙,甚至甘願受學弟妹的指派完成工作,即使一整天十分辛苦,仍毫無怨言。「我覺得有能力做事是一回事,能夠任勞任怨又是另一回事…在一個活動成功的背後,不僅需要光鮮亮麗的活動方格,還需要很多願意任勞任怨的人付出與支撐,才能構造就這樣和諧的團隊。」

          這讓我想起系上的服務學習。當時我被抽中成為小組組長,策畫活動對我來說宛如天方夜譚,壓力如洪水般傾瀉而來。很感謝身邊的許多人都願意站出來替我分擔,無論是指導企畫書的製作、提出活動的建議、製作活動的道具;有好幾次,同組同學都是排練到最後一刻,甚至為了活躍氣氛或使流程暢,到最後仍努力思考如何對遊戲做微調。這些默默的努力,都讓爺爺奶奶最後玩得很開心,也獲得機構負責人的稱讚。一個活動並不是一人力挽狂瀾就能掌控全局,學會彼此合作才能有最大效益。

結語

          學姐告訴我,看到學長姐的付出,讓他也決心成為學弟妹的大傘。其實服務帶來的善意,就是這麼一代又一代的傳遞。看見學姐在社團中發光發熱、溫暖其他同學的身影,我也期許自己能將學姐給予我的善意傳遞下去,並做到真正的知己成人,愛智擇善。

 

受訪者/江宜芳(中國醫藥大學知善社)

文/歐芷希(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